“不一则不专,不专则不能”,苏轼的这句名言,与盐城东科机械有限公司“80后”掌舵者闫世彬的经营理念不谋而合。“我们的唯一产品就是覆膜机,让大家知道东科专注制造覆膜机”,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于2002年的东科机械,用十余载光阴深耕覆膜机领域,从昔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小公司逐渐成长为目前国内覆膜机市场的翘楚。
自身实力:研发与服务 双管齐下
谈起创业之初的点点滴滴,闫世彬这位朴实的山东汉子对所历经的艰辛轻描淡写道,“当时想着去南方,可能机会比较多一些,来到深圳的前三年基本没有回过家,因为连买车票的钱都挤不出来”。与此相反,他更念念不忘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话里行间流露出的满是感激之情,“每隔几年都会遭遇一道坎,自我感觉一路上贵人比较多。记得2003年的时候,面临着资金紧缺问题,曾有两个月连工人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幸好有朋友接济,才得以渡过难关”。
除了人缘好,东科机械能走到今日,并让业内持续关注,说到底离不开闫世彬对自身目标规划之明晰。“要做就做到最好,要么就不要做”,争先意识让东科迅猛腾飞。2003年时东科的第一代产品是半自动化工作机,次年这款产品已经在全国难觅竞争对手;而从2007年转型覆膜机后,东科定位于更高端的市场,以业内最强的同行为参照标杆,快速的超越。
不少人会好奇,这更多的思考究竟是什么?
一方面,思考体现在雄厚的研发实力上。闫世彬向记者介绍,比起有的企业花钱买一打图纸回来直接就生产的做法,东科更倾向于先立项、后投产,自2006年转型研发生产全自动覆膜机,就设立了专门的研发实验室。每款产品都有严谨、长期的研发设计过程,图纸设计成熟后先投产样机,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再不断修正、优化、迭代,这个过程甚至长达三至五年。研发是企业不竭的生命力。东科的产品每年都会有小细节的升级,每两到三年则会有一个大的升级,而以四年为一个周期会针对一个系列的机器进行全面升级。相比同行,东科研发人员的数量也多出两倍,占到公司总员工的15%,且这些人才部分还来自于产学研院校内的优秀毕业生。巨大的投入,并存着风险,却丝毫没有制约东科的发展。2008年东科推出国内第一台70m/min的高速覆膜机,开创了市场先河,三年后,推出的LEADER高性能覆膜机再一次刷新纪录。东科拒绝亦步亦趋的模仿,因掌握核心技术而一直走在前沿。
另一方面,东科也始终秉持着“帮助客户成长,满足客户需求”的宗旨,站在客户的立场上将问题想得更深远。“我认为,真正的设计专家仍是在企业内部,因为他最清楚客户的需求,以覆膜机为例,我们的设计不必做得像卫星一样精致,而是要接地气,得到客户实实在在的认可。”闫世彬说道。
对于客户,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是售后服务,有的企业在遇到反馈时,往往先将问题抛回给客户,让其先买单,再去安排相应的服务;而东科则选择先帮客户处理问题,再回头分析问题是谁造成的,如此一来,急客户之所急,助客户之所需,将客户的意见与建议转化为自身产品的研发优化思路,久而久之,便成为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我们不是整个覆膜机市场中销售量最多的,但的确是高端机品牌里销售量最好的”,不少明星企业,例如名酒品牌茅台、张裕、剑南春、五粮液等都是东科的高端用户。闫世彬表示,公司的销售团队正在转换过去的推广思路,更好地服务中高端客户,今后将引导低端的客户需求,让更多潜在的客户意识到“想让企业赚取更多利润,选择高端绝对物超所值。”
他者助力:合作与吸收 享誉中外
古语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盛鼎集团是在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的重创之下,由东科牵头,以抱团取暖、资源共享、做大做强为初衷建立起来的。如今盛鼎集团已走过第九个年头,由最初的4家企业发展到了10家企业,总体年产值从1亿元发展为近10亿元的规模,合作模式上也由解决生存困境到共谋发展大业,向着中国最大的印后设备集团公司这一目标迈进。
“国内有一些设备商,既做覆膜,又做裱纸,还做烫金。如此一来,没有绝对都做得好的,但如果只保留一个单品,又能做到三四款产品类别加总产值的话,想不成功都难。”,闫世彬说道。正如东科是在覆膜机领域内数一数二的存在,其他几家企业,像代表模切机的耀科、代表贴窗机的日通等,也是本着同样的经营理念,绝不贪大图多,只用心在各自领域内将自己的单品打磨到极致。“独木不成林”,盛鼎集团未来还将实现各兄弟企业之间的技术端口开放,实现整套工艺的连贯排列,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收获。
在国内知名度颇高的东科,以其不断增长的研发实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赢得了国际领先同行企业的驻足与青睐。2013年11月,东科与德国ACHILLES集团牵手,全面引进欧洲先进的高速水性覆膜机技术。次年,又获得瑞士STEINEMANN转让的全球覆膜机业务及高速PUR覆膜机技术。
“造船不如借船”,在闫世彬看来,吸收国外技术,实现资源整合,有助于提升在国际上的市场影响力。“比如说,成立于1917年的这家瑞士公司,已经有100年的历史了,如果东科也想打造这样一种历史影响力,恐怕还要等待很久,而目前的收购瑞士公司的技术,也可以间接把我们带向世界。”事实上,以东科为代表的中国覆膜机制造商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正越来越大。
同时,国外的设计、管理经验也给东科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迪。相比起国内大环境的浮躁,闫世彬坦言在与德国、瑞士的合作中,对方做事情表现得有条不紊,生产出的产品自然多几分稳定性与耐用性,而其实他自己也是一个注重研发、不急于求成的人,这份专注精神深深融入到东科的企业文化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东科还将继续惊艳未来,引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