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胶粘剂的密度

1、单位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 kg/m3,我们的产品常用单位:g/ml

2、密度的测量及意义(1)测量方法:密度杯 5ml注射器(非标准方法,仅作参考)(2)意义:物理常量,在电子胶粘剂中并无特别意义。

电子胶粘剂的粘度

定义①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②液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时,液体分子之间产生的阻力,使液体无法进行顺利流动,其阻力大小称为粘度。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与运动粘度

1 动力粘度

将两块面积为1m2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在国际单位制中,动力粘度单位是Pa.s,平常说的粘度一般是指动力粘度

2 运动粘度

①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密度的比值,表示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时内磨擦力的量度;②流体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它是这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阻力的尺度;运动粘度的单位是m2/S粘度的测量NDJ-7型粘度计主要技术参数测量范围: 1~1×106mPa.s测量误差:+/-5%(对牛顿液体)转 速:750r/min、75r/min、7.5r/minBrookfield DV-II Pro粘度计测量范围: 1 ~ 320*106 mPa.s(视转子转速而定)测量误差:+/-1%(对牛顿液体)转 速:0.01-200rpm(视转子而定)

触变指数的定义及意义定义:又称触变系数、摇变指数,反映流体在剪切力的作用下结构被破坏后恢复原有结构的能力的好坏。意义:一般触变性越好,触变指数越大,也就是流体在剪下力的作用下架构被破坏后回复原有架构的能力越好。

固化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聚合、交联等)获得并提高胶接强度等性能的过程。固化是获得良好粘结性能的关键过程,只有完全固化,强度才会最大。 固化可分为初固化、基本固化、后固化。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强度,表面已硬化、不发黏,但固化并未结束,此时称为初固化或凝胶。再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基团大部分参加反应,达到一定的交联程度,称为基本固化。

后固化是为了改善粘结性能或因工艺过程的需要而对基本固化后的粘接件进行的处理。一般是在一定的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能够补充固化,进一步提高固化程度,并可有效地消除内应力,提高粘接强度。为了获得固化良好的胶层,固化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固化条件包括温度、时间等。

1 固化温度

胶粘剂反应最剧烈的时候的温度。胶黏剂固化都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是胶黏剂的品种不同、固化温度不同而已。温度是固化的主要要素,不仅决定固化完成的程度,而且也决定固化过程进行的快慢。适当地提高温度会加速固化过程,同时也可以提高粘接强度。

2 固化时间

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胶黏剂固化所需的时间。固化时间的长短与固化温度密切相关。升高温度可以缩短固化时间,降低温度可以适当延长固化时间。无论是室温固化还是加热固化,都必须保证足够的固化时间才能固化完全,获得最大粘接强度。

固化时间曲线图(DSC检测)凝胶时间是研究胶粘剂固化条件的重要参考数据,可作为检验胶粘剂成品性能,鉴定配方是否正确的一项简单易行的方法

3 固化条件

以测得的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凝胶时间为参考依据。

储存期及适用期

上一篇:圆刀模切机功能介绍 下一篇:有关模切压痕的基本知识问答

 
沪ICP备16042306号-25